(相关资料图)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具有半挥发性、环境持久性、高毒性和生物富集性的有机污染物。由于POPs能够在全球迁移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产生负面影响,世界各国于2001年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便逐步消除POPs的使用和排放。尽管最近二十年来各国政府为POPs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就进入环境中的POPs则依然保存在地表环境介质中。尤其是森林植被和林下土壤富含有机碳,为POPs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森林对POPs全球循环的作用和机制已成为POPs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郭莉平等对全球森林POPs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发现森林吸收已经成为大气POPs向地表沉降的重要机制。其中,叶片吸收及POPs随叶片凋落的沉降是林下POPs干沉降最主要的途径;雨水(穿透雨)冲刷则缩短了POPs在叶片表面的滞留时间。这些过程像“泵”一样高效地将大气中的POPs携带到地表,使森林成为全球POPs的“汇”。这一效应也被研究者归纳为“森林过滤效应”。这些过程不仅使林区大气POPs浓度减少1/2—2/3,而且还有效阻止了POPs向极地及高山等生态脆弱地区的迁移。
森林过滤效应的主要过程示意图。论文作者供图
郭莉平介绍,通过近期的文献分析还显示在气候变化的作用下,全球森林正发生深刻的变化,即:森林的“汇”作用也因此减弱。POPs在叶片、土壤富集和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均会发生流失和降解,同时,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森林火灾更使富集了大量POPs的森林成为POPs的“二次排放源”。
鉴于此,郭莉平等提出应着眼于森林POPs高精度/在线观测技术的开发,以详细探究POPs在森林中迁移和沉降规律为基础,探讨气候变化对森林POPs迁移循环的影响;相关的研究将有助于拓展大气污染物干湿沉降研究的范围、丰富POPs全球循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上述内容以《森林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沉降和释放》为题发表于《地球环境学报》第14卷第2期“大气污染物干湿沉降”专辑。硕士研究生郭莉平为第一作者,龚平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综述的撰写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25032,41877490)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CAS2017098)项目的共同资助。
文章相关信息:http://jee.ieecas.cn/dqhjxb/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21013&flag=1;DOI:10.7515/JEE221013
上一篇:全球最资讯丨时代向新 聚势致远 --北京金融科技中心招商中心启幕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
中国科学报
2023-06-07
森林加剧大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干湿沉降
-
大京网
2023-06-07
全球最资讯丨时代向新 聚势致远 --北京金融科技中心招商中心启幕
-
证券之星
2023-06-07
长江通信(600345)6月7日主力资金净买入4896.58万元
-
互联网
2023-06-07
天天最新:系统教程篇:Win2003系统下部署silverlight提示2104错误怎么解决
-
二三里资讯
2023-06-07
全球热头条丨【喜报】兰大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再次通过复评荣膺甲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荣誉
-
互联网
2023-06-07
Reddit现在原生支持图像库 这是它的工作方式|环球时讯
-
智通财经网
2023-06-07
焦点资讯:港股异动 | 爱康医疗(01789)涨近5% 携数字骨科新进展亮相CAOS2023
-
证券之星
2023-06-07
台华新材: 浙江台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3年跟踪评级结果的公告
-
同花顺iNews
2023-06-07
城市传媒:公司加快对AI领域重大技术突破的引入和应用,日前初步完成服务出版行业的专业大模型“万象”测试版开发,面向内部开启辅助专业图片生成等编发测试工作 天天看热讯
-
化工仪器网
2023-06-07
2100万 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采购环境监测仪器